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腾讯  |  新浪  |  搜狐  |  网易  |  凤凰网  |  中华网  |  百度  |  青海新闻网

寻味青海㉓|有一种青海美食,叫羊肉炕锅


李欣月 制

青海在线网(文/天脑蛋)国庆假期“蜗居”在家,一大家子人汇聚到西宁,每天在一起研究美食,一起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这样悠闲的假期不亦乐乎。

吃了大餐,也吃了各种家常饭,吃得最酣畅的还是“大姐牌”羊肉炕锅。


青海炕锅

炕锅是青海农村牧区烧制食物的独特炊具,一般用铝烧制而成,锅壁较厚,分量十足。

一种是专门用在灶火、牛粪堆、草堆里面以文火烧制馍馍的,比较小,锅盖为了容纳膨胀的发面特意做得很深。我们青海人爱吃的锟锅馍馍便出于此。

还有一种比较大的炕锅,是专门在炉子上做饭用的,锅的直径一般在 公分左右,锅身锅盖同样厚重,但盖子不需要很深了。

青海人几乎家家有这种传统炊具,随着社会进步,很多炊具焕然一新,空气炸锅、破壁机、多功能锅具等都不再是新鲜事物,以前的炒锅、铝制蒸锅也被不粘锅、不锈锅等好看好用的“新秀”替代。

但炕锅,在青海人家里一直“稳坐宝椅”,其地位无可替代,不可撼动。

哪怕它“老人家”已经被岁月打磨成黑色,哪怕已经掉了一只手柄,仍“傲视群雄”,“器宇轩昂”,好像在给人们表明自己“一直能工作”的决心。

这位炕锅“老人家”确实有这个资本。谁让青海人家离不开它呢?

因为炕锅厚、重的特点,可焖可煮可炕,能做锟锅馍馍,焪洋芋,还可以做各种“盖被”肉,可以散搅团,可以烙韭盒、可以做拌汤......

和火炉搭配做的馍馍、焪的洋芋、散的拌汤、烙的韭盒等都特别美味。

小时候,家里没有高压锅之前,炕锅还担任煮米饭的重任。

妈妈每次做米饭,淘洗好后放炕锅加入适量的水,还要加一点点清油,然后把锅“坐”到火炉上开始煮米饭。

每次闻到香喷喷的米饭味道,就知道要开饭了。那个米饭香味至今难以忘怀,“饕餮”的幸福感久久“盘旋”。

现在的大米更饱满了,锅具更先进了,但再也吃不到那么香浓的米饭了。

那个“其貌不扬”,甚至外形有些难看的炕锅陪伴我们长大,再“一起慢慢变老”。

我们姐妹几个出嫁的陪嫁品中有一样相似品,那就是炕锅。

妈妈说,不管你们在哪里生活,做饭肯定离不开炕锅,一定要好好做饭,学着做馍馍,照顾好自己。

这份陪嫁品最为厚重,最为实惠,最为温暖。不论如何迁徙,不论搬家到何地都不离不弃。

羊肉炕锅

羊肉炕锅,也叫炕锅羊肉,说的是同一种美食。

可以说,羊肉炕锅是羊肉美食中的劳斯莱斯,是青海人民对羊肉吃法最极致的探索和发明。

炕锅还可以做牛排、猪排、鸡肉等,但青海人说的“炕锅”一定是“羊肉炕锅”,因为这是炕锅中的极品,是羊肉中的经典。

在青海本地所有的烤羊肉饭馆都一定有这道经典的“羊肉炕锅”,炕锅特别之处还在于,炕锅做出的美食不用盛到盘子里,而是直接端锅上桌。

所以,在烤羊肉店一桌人围坐一口大锅酣畅淋漓地大快朵颐,在青海是司空见惯的情景。这样的吃法很北方,很青海。

家里也一样,做好的炕锅直接上桌。餐桌铺上木制菜板然后“坐”上去就可以。

炕锅因厚重,还有保温的功效。直接上锅吃是为了慢慢享用,保证吃到的羊肉一直热的,羊油不会冷却住。

青海人待客食谱中有一样也会是“羊肉炕锅”。

在陕西工作生活的妹妹一家子每次回家探亲,吃到的第一顿家乡美食便是炕锅。

妹夫是地道的河北人,不仅习惯吃青海羊肉,还逐渐喜欢上了,尤其爱吃炕锅做法的羊肉。小外甥女更是无肉不欢,不腻又好吃的炕锅羊肉能吃好几块。

每次在西宁迎接妹妹一家子的大姐大姐夫,要么带到烤羊肉店吃炕锅,要么在家里亲自烹饪接待,总之能让一家三口羊肉吃个过瘾。

炕锅的做法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是和洋芋搭配,洋芋切厚片,铺到炕锅锅底,大面积的锅底能容下至少四五个中等大小的洋芋。

再搭配一些洋葱、青椒、宽粉之类,加入葱姜蒜、孜然等调料一锅烩,炕至土豆焦黄,羊肉外焦里嫩。

可以是生炕(用生羊肉做),也可以是熟炕(用已经煮熟的羊肉做)。根据个人喜好,有的青海人家会加入切小块的饼子一起烩。

这样做法的羊肉肥而不腻,土豆金黄,羊肉嫩香,再配上“黄金搭档”青海茯茶,那就太完美了。

“大姐牌”羊肉炕锅

羊肉炕锅,还是最爱吃“大姐牌”的。

这是我和老爸老妈、二姐、妹妹及很多身边亲人的共同意见、“良心”推荐。

大姐,自然是我的大姐喽。

大姐,70后人士,教师一枚,是个很热爱生活热爱厨房的阳光女性。

她每年可享受雷打不动、自然而然、让我羡慕不已的两个假期。

假期时光,大姐最喜欢做的就是研究美食,制作各种美食。

她热情好客,从不嫌做饭麻烦,请亲友到家里享受她的烹饪成果是她很乐意做的事情。

我和大姐在西宁的家只一条马路之隔,到西宁便常常“约饭”。当然往往我和家属是被约者,我们很不客气地接受邀约去“品鉴”、享用大姐做的美食。有时候一吃就是一整天或者连续两天。

她会做很多“硬菜”,包子、饺子、拉面等面食更是不在话下。

每样都做得很到位,每每让我们吃到肚皮滚圆还不愿停筷。

我最喜欢吃的是大姐做的炕锅。

大姐做炕锅自创一手。首先洋芋并不是切片状,而是挑选中等大小的一切两半。大姐说,这样大块的洋芋才更入味更好吃。

其次羊肉必须是生的,一般选用新鲜羊排而非冷冻肉,剁成均匀大小。

好吧,我承认我自己做炕锅洋芋切片、选上一次吃剩下的熟羊肉做是为了省事,为了让食材很快能熟。

羊肉焯水,撇去浮沫。羊肉捞出在炒锅中炒糖色加调料燣好,倒入焯羊肉的汤水焖煮(这一步如此耗时饭馆应该不会操作吧)。

此时切好的洋芋平铺到炕锅锅底。等羊肉焖煮差不多了倒进炕锅继续焖煮,焖煮时间差不多了开始炕的环节,适时放入洋葱、青椒、宽粉等。

等洋芋炕黄了,羊肉和其他食材熟了,就可以出锅了。

对,出锅还要撒上葱花和熟芝麻。

我了解了完整的烹饪过程,但我想我是做不出来的。要让洋芋焦黄而不是焦黑,要让羊肉香而不腻,要让其他食材炕熟但不会发黄难看、不让粉条糊掉......

这个火候实在太难掌握了吧。还没做,我就“大度”认输了。

好吧,还是继续吃定“大姐牌”炕锅。

话说“大姐牌”炕锅一上桌,家中男女老少齐“上阵”共“奋斗”,挑食的、不爱吃肉的,此时都举筷品咂,埋头“苦吃”。

羊肉经翻炒炖煮已经很软烂,油脂已被“敦厚”的洋芋吸收,吃起来肥而不腻。

洋芋此时已充分吸收了羊肉、各种调料的香味,综合的好味道征服了所有或随和或挑剔的味蕾。

大家甚至都忘了评价,大半锅吃下去解了馋,才为大厨点赞好评。

家人团聚,一起做饭,一起围桌吃饭聊天,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大姐的炕锅和其他美食经常给我们创造着这种幸福感。

越长大越恋家,越来越喜欢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依赖他们。

刚吃完没多久,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的“大姐牌”炕锅了。

寒冷的冬日,家人围坐火炉,就着茯茶吃一锅热腾腾的炕锅,那一定是极致享受吧。

天脑蛋,青海门源人,喜欢分享美好。海西州作家协会会员,青海读书会签约作者。主播:珍珠,喜爱播音,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