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线网·散文】最美的贵中老师
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为他人指引方向、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他们像灯塔一样,在黑暗中照亮前行的道路,给予人们希望和力量。这样的人物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指引方向、提供帮助和支持、无私奉献、坚韧不拔、传递正能量。雷锋以其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时代楷模,他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雷锋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为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在清清黄河岸边,坐落着我们的学校海南州贵德高级中学,有一个非常有诗意的名字“歇春园”,82年来这所学校走出去了将近40000名学子,无数的老师在这里挥洒汗水,培土育苗,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教育故事!贵德中学的老师,就像灯塔一样,永远照亮别人,照亮学生!
1991年我有幸分到了贵德中学。1993年9月我当上了补习班班主任,这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偏偏遇到了两位学生小王和小刘在理科补习班补习,在冬天的时候,这两位学生向我告别,不想再念书了。一听这事,和我一块分到贵中的教师杨延才老师急了,在晚上邀请两位同学吃饭,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苦口婆心地劝两个同学留下来,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学习,最终在杨延才老师的劝说下,小刘和小王下定决心留下来学习,参加高考。1994年7月两人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毕业后事业上有了不错的成就。每当我们碰面的时候,他们总会说起杨延才老师做的可口的饭菜,感谢他说的学习做人的道理。2020年3月12日是开学的第一天,受新冠疫情影响,家长们不能进入学校。杨延才副校长一趟又一趟地帮学生们拿行李,践行了一名优秀的老党员的初心。身教重于言教,正是有了这样的好榜样,贵德中学的老师们都非常乐于帮助学生,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德高为范。 一晃34年过去了,昔日的杨延才老师成长为杨延才副校长,马上将成为退休的老教师。他一路走过,给人感觉初心温暖,步伐坚定。
尹林老师,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历史老师,90年代初当时担任文科班的班主任。在他班里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小樊同学,刻苦努力,但是家境非常贫寒,家里的房子破败不堪,穿着非常寒酸。正是学习的紧张时期,到了冬天,所有的孩子都换上了棉衣,唯有这个孩子穿着单衣,在零下20多度的寒风中早来晚归,着实让人同情。尹林老师来自于农村,见不得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班里。在一个温暖的中午,尹林老师把小樊同学用自行车带到县城,找到一家商店,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给孩子买了一套冬天的衣服。在以后的两年中,只要小樊同学有困难,尹林老师都会慷慨解难,让他度过了幸福的高中时光!三十年来,这个尹林老师帮助过的同学不知道有多少,谁也数不清!现在,他又担任学校工会主席,组织老师们的文体活动,关心年轻老师的健康成长,成为大家心目中高尚的尹主席!
2013年8月8日—10日贵德中学的六位老师郑志庆、李林、魏海鸥、王元来、李宗刚、郑志虎驱车到几百公里远的贵南、同德家访。三天里马不停蹄共家访24家,六位老师每到一家都是只喝一杯水,不准吃饭、喝酒,不能打扰家长,哪怕家长们正在张罗做饭、或者煮肉买酒。最多在家里待上半个小时,谈学生的未来、谈人生、谈高考,家长和学生们都非常激动,感慨说老师们你们太了不起,竟然开车几百公里来家访,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加倍努力,高考考出好成绩,报答老师们的恩情。在贵南驱车20多公里来到学生最集中的达玉、加土乎、沙拉、昂索等村,家访了六家学生。在小女孩小达同学家里,班主任郑志庆老师被震撼了。这是一个特殊的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家庭,父母常年打工在外,达勒吉常年在贵中读书,家里留下了一个上五年级的妹妹拉扯着一个二年级的妹妹,而三姐妹的28面奖状贴满了两面墙(不包括达勒吉在贵中的荣誉证书)。郑志庆老师震惊之余,勉励小达同学一定要好好学习。高三一开学,郑志庆老师就买了几套书包文具,委托达勒吉拿回去给她的两个妹妹,后来又几次买了东西慰问小达同学的妹妹,牵挂她们的成长!也是这个郑志庆老师,2017年的四月,有一个家庭非常困难的女生小石要去省城考体校,但是没有一双像样的鞋子,郑志庆老师拉着孩子花了几百元钱买了一双非常漂亮的李宁牌运动鞋,让孩子欢欢喜喜去参加体育高考!实际上郑志庆老师家庭也是比较困难的,只有一个人工作,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亲,但是在学校里只要见到困难的同学,不由得帮上一把。这样的老师在贵中还有很多很多,贵中之所以被称为百年名校,其中就有一份来自于老师的沉甸甸的厚爱。现在,两位同学都已经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传承着这份沉甸甸的厚爱!
2013年6月午夜,已进入梦乡的男生宿舍院内,高二(4)班的小格突发重病,在学生们发现了之后,是李海龙老师、杨延才主任、以及老班主任何德宏星夜送到医院及时救治。其中二位杨主任是在24:00以后睡梦中被叫醒,开着车赶来的。何德宏老师和他的两名学生一直守到早上10:00钟,格日加的父亲才从几百公里外的地方赶到医院,疲惫的何老师才回到宿舍睡了一小会,又去上第四节的课。何德宏老师已经50多岁了,满头白发,但是干起工作来精神头十足,就像矗立在贵中的高大的梨树一样;平常幽默诙谐,好开玩笑,从不抱怨生活!他对学生们非常热爱,呼唤学生的时候从来不叫名字,而是直接叫“孩儿们”!学生们知道他们敬爱的何老师来了,表现出来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景象!让人感叹!现在何德宏老师已经退休好多年了,但是依然在关心贵德中学的一草一木,关心着贵德中学的发展并为此点赞。
2017年五月下旬的一个晚上11:00,高三(11)班的住校生小宋同学突发疾病,处于昏迷状态,急需送到医院,但是值班的老师们全都回到家里,情况万分危机,后果不堪设想。接到电话,已经睡觉的郑志虎老师马上穿衣起床,从几公里外的家里开车把宋小芳同学送到医院检查,在两个女生的陪伴之下,打吊针、守候一直到了凌晨3:20分,直到小宋同学的父母从很远的村子里赶来,这才把两个女生送回学校,自己一个人回到家里休息。早晨6:30分,郑志虎老师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自己的班里,又开始了忙忙碌碌的一天。在老师和学生们的眼里,郑志虎老师的小车就是学校的“公车”,多年来,只要学生病了,哪怕深夜或者凌晨,只要一个电话,他都毫不犹豫、没有怨言地车接车送。
2017年春天,为了让班里的同学高考能考个好成绩,郑志虎老师每天晚上都到班里免费上晚自习,这一坚持就是两个多月。当万家灯火,别人家里饭菜飘香其乐融融过着幸福生活的时候,郑志虎老师喝了一杯开水,拖着疲惫的身体又热情洋溢给同学们讲数学题,一讲就是两小时。有时候讲累了,同学们拿过来一个凳子,让他坐一坐,尽管他身体不是太好,但是都被他拒绝。
他对学生们非常关心,经常拉着住校生到外面吃饭,改善一下伙食;过个节日,也是买了大量食品去看望住校生们,有时在宿舍里、有时在班里,同学们笑着、吃着!时间长了,爱心有加、平易近人的郑志虎得了一个新名字“尕虎”,老师这么叫,学生们也叫“尕虎”老师,透着多少的感情在里面!
李海成老师2019年到2022年担任海南州贵徳高级中学年级主任一职,三年来李老师以校为家,不畏艰险,废寝忘食,带领着高三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勇往直前,不断提升,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和表扬。疫情最紧张的2022年5月,学校组织高三同学住校强化学习,与外界隔绝。将近十天,李海成主任全面管理学生的学习考试、吃喝拉撒、锻炼调整,成为孩子们心目中无所不能的“海成主任”。对于翻了错误的同学,更多的是关心和呵护。对于即将参加省级比赛的女篮队员,没有横加指责和干涉,而是直接就是从考场上下来一踩油门送到汽车站,叮嘱好好学习、好好打球,让孩子们欣喜若狂。2022年高考贵德中学本科率达到了历史最高记录,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大家多说这次成绩会空前绝后,虽然有点夸张,但是要超过这个高度确实有点难。
王海祥老师是“最美贵中女篮”的教练员,十年来他把贵中女篮从无到有带成了一支强队,获得过五次全省冠军,四次亚军,2019王海祥老师带领贵中女篮参加“我要上奥运”三对三大区赛,获得过成都大区赛第八名和第十名,同年参加三对三二青会深圳大区赛和山西沁源决赛阶段的比赛。不仅如此,在贵德县女篮比赛已经成为一张金色名片,女孩子们组织比赛、担当教练员和裁判员、撰写篮球文章,在青海省享有盛誉。其中仅仅女裁判员就培养了70多人,一级裁判员达到7人,仅次于青海师大女篮。今年记录女篮成长的《贵中女篮成长记》问世,将近50多位老师和同学参与了撰写工作,王海祥老师的督促功不可没。王海祥老师认为,要想打球,先学会做人;要学会打球,先把基础打好。在他看来,教师最大的价值在课堂,老师最大的价值在于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最大化!
唐芬兰老师是贵徳高级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2022年9月退休。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而且对学生非常关心。2020年三月,她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倒数第一的班级带成为年级第一的班级,同学们满满的都是自豪感。每天早晨她来得都非常早,替学生打扫楼道卫生,让学生去学习,这就是身边的感动,榜样的力量。后来辞去了班主任职务,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职责,工作做到了极致。最后一次,在校门口发放书本结束后(疫情原因),光荣退休!无独有偶,王元来老师也是这样的一个老师。他是贵德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在贵德中学已经22年了,从一个青葱小伙成为中年大叔,长期担任班主任,同学们亲切地叫他“来来”老师。他从不驱赶差下生他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都会成为优秀的大学生。许多早晨,王元来老师打电话给辛苦的班主任们休息,自己跑到班里面进行管理,在早自习时让值日生学习,自己拿上扫帚、拖把打扫起来。以校为家,关爱学生,王元来就是这样一个好老师。
杨成军老师是青海省海南州贵徳高级中学的外聘老师,专门在第二课堂上剪纸课,这位从大山里走出的民间艺术家培养了一百个剪纸的孩子,作品在青海省教育厅组织的大赛上获得过二等奖,2023年7月初剪纸获得全省“优秀工作坊”,2024年12月同学们的剪纸作品又获得了省级展演的二等奖。剪纸已经成为贵德县文化馆指定的非遗传承点,青海日报、海南电视台、贵德电视台多次到校拍摄专题片进行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杨成军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朴实无华,无数次行走在歇春园里的民间艺术家,用农民的质朴让美育走进校园、浸润校园。
祁延昭老师是贵德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1998年高考时曾经创造了海南州高考历史第一、政治第二的好成绩,上了曲阜大学,毕业后“考上”贵德中学任教。无论在篮球场上还是在授课中,祁延昭老师都有很高的人气,也是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好老师。学校每次大考中的试卷扫描上传都是他独自完成的,经常工作到深夜,第二天依然带着欢乐出现在大家面前。不仅如此,祁延昭老师爱好广泛,篮球、足球、乒乓球、象棋样样精通,写作水平高,是贵德中学的全能型教师代表。
杨春明老师2024年元月退休了,其中在贵中19年,杨春明老师对贵中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作为一个一个非常认真和好学的体育老师,自从带上学校的乒乓球分项班和乒乓球第二课堂,他的一股子军人不服输的韧劲体现在了授课上。从备课到网络上学习乒乓球课程,举办乒乓球联赛,编排乒乓球操,组织学生参加第十八届省运会乒乓球比赛,让大家赞誉有加。2023年11月,即将出征海南州篮球联赛的贵中女篮收到了杨春明老师大清早送来的食品,告诉大家锻炼好身体,大号打好成绩,温暖了清冷的早晨。杨春明老师“革命人永远年轻”,退休时的他释了贵中教师对工作的认真和热爱。
2016年开始,江苏支教老师不间断来到贵德支教,加起来已经有9批老师在海南州贵德高级中学留下了美丽的足迹。2016年的钱鑫校长,2017年的史颖、汪苗,2018年杜思捷、宋祝建,2021年的吴远鹏、孙园园、王昕、胡冰、黄珊珊、陈建伟、刘潇潇;2022年有一批支教老师在网上给贵中孩子上课;2023年的王乾乾、虎根文、王荐庆、谢影;2024年的石炎术、李雨泽、朱利奥、李恒春;2024年秋天的于兆丰、肖菊云、王程、汤文洁。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贵德中学,克服高原反应,和贵中的师生们打成一片,全身心投入到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支教事业中,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们(她们)带来了宝贵的支教精神;他们(他们)只带走歇春园的点点记忆。没有必要一一展开他们的故事,岁月会越来越多地展开支教老师更多的故事。
贵德中学老师们生动的故事是说不完的,关键看校长们带头作用好不好。多年来,贵德中学的马生清校长,关心关爱学生,团队式帮助孩子们,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十多年前,作为年级主任的他,组织全年级老师捐款捐物14400多元给住校生们,当时的关心学生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感染了广大学生。经常亲自带队进行家访,深入大街小巷、农村牧区,了解学生家庭、苦口婆心教育。近年来,事必躬亲、细致入微、团结进取,在他的带领下贵中一年一个台阶,获得了长足发展。
一个国家有硬实力也有软实力,一个人也有硬实力和软实力。假如我们的老师们的教学技术是硬实力,那么师德就是软实力。
金色的太阳射出的一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照在了歇春园的角角落落,化成美丽学子们心田里喷涌的道德血液,成为贵中在西久路上笔直前行的核动力。
贵中老师之爱是清泉,叮咚奏响青春,让青春发光,让青春无限耀眼。
李林,海南州贵德高级中学教师,喜欢教学、写作、篮球,青海作家协会会员,青海读书签约作者,河阴文学社会员。